• 首页
  • 学校介绍
  • 党建之声
  • 校园快讯
  • 学校工作
  • 校友之窗
  • 教工之窗
  • 学生天地
  • 招考资讯
  • 视频点播
  • 家校互动
  • 您的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时政要闻
    巴中市被国家规划为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
    信息来源:巴中日报 巴中传媒网  ‖  发稿作者:赵陈   ‖  发布时间:2014年8月21日  ‖  查看2290次  ‖  
     

    510日,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在广元召开,标志着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正式启动实施。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编制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未来十年,我市将实施六大扶贫工程推动全域扶贫,把巴中建成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

      现状:
      贫穷落后面貌还未根本改变

    由于历史、自然和现实的原因,巴中贫穷落后面貌一直未根本改变。巴中的贫困程度深,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9元,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64.9%80.3%,农民人均纯收入4667元,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65%74.8%,且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呈不断拉大趋势;巴中的贫困范围大,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市仍有贫困人口87.1万,贫困人口散居于四县(区)的各个乡镇,其中有30.89余万户农户居住在土坯房(危旧房)中、5.6万户居住在安全隐患较多的灾害区、2.8万户居住在高寒山区、2.1万户居住在需要搬迁的沿路沿边地区;城镇化率仅为31.3%,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0.410.9个百分点。

    市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王清平告诉记者,造成巴中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较差、基础条件薄弱和发展能力不足。巴中属山区和深丘区地形,全市324.8万农村人口就有137万人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北部高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洪水淹没区等不宜人居、生产条件恶劣的环境中;旱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2011“7·6”“9·18”洪灾造成141万人受灾、21347户房屋倒塌、8万多人无家可归。每年因灾返贫约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左右。

    “过去,由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和产业布局上投入较少,全市没有一条水泥(油)路,目前全市还有1490个村不通水泥(油)路;3年前,到离巴中最近的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都需近10个小时。王清平说,全市没有一座大型水库,有103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电力、通信、城市功能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201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119家,居全省倒数第三,产业支撑能力较弱。

    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10万人以上,每年有1万名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回本地就业,至今无一所高等院校和市以上科研院所,现有科技人员仅占总人口的1.2%,科技创新要素严重匮乏。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5%,掌握专业技能的仅占农村劳动力的23.5%,有55%的外出务工人员是靠体力挣钱。

      转变:
      把巴中建成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以实施连片扶贫开发为载体,实施项目为抓手,解决四难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市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王清平说,通过近十年努力,我市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区域贫困状况有效缓解,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贫困现状,提出了把巴中建成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奋斗目标。

    “巴中的扶贫攻坚工作正在实现五个转变市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王清平说,扶贫理念由就扶贫抓扶贫城乡统筹转变,把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高起点谋划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积极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解决导致贫穷落后的深层次问题;扶贫方式由授之以鱼授之以渔转变,救助与开发结合、扶贫与扶智并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加快普及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扶贫对象由单元扶贫连片扶贫转变,变过去以建卡贫困户为单元实施扶贫到现在的连片扶贫,实现一片一片地规划、一片一片地推进、一片一片地脱贫;扶贫手段由分项投入整合实施转变,树立大扶贫理念,整合项目、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有效发挥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的乘数效应;扶贫机制由政府推动三位一体转变,变过去仅靠政府扶贫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扶贫,坚持开放合作,大力招商引资,实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盘活资产资源,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举措:
      六大扶贫工程推动全域扶贫

    “未来十年,我们将大力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突出抓好六大扶贫工程,奋力推动全域扶贫该负责人说,十年间,我市将实施100个连片扶贫开发片,各县(区)每年实施2-3片,实现建设一片、脱贫一片,发展一片、致富一片。据市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王清平介绍,六大工程主要指巴山新居、乡村道路建设、产业扶贫、教育提高、公共服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未来十年,我市将把以巴山新居工程为重点的新村建设作为全域扶贫的首要任务,对41.39万户农村土坯(危旧)房实施改造,建设重点镇40个、中心村80个(其中新农村综合体20个)和农村聚居点4500个,综合配套基础设施、致富产业、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到2015年,人口聚居度达到40%以上;到2020年,人口聚居度达到60%以上;到2013年底,全市新改造破损油路550公里,建设乡镇联网路和断头路1600公里,硬化村道路3900公里,村道公路通畅率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部乡镇、中心村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交车;到2020年,乡村道路全域畅通;到十二五末,我市将建成100亿元以上园区1个,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减少贫困人口87.1万;十二五末,改建中小学危房110万平方米,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00所,40%的乡镇建成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快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着力构建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力争每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十年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25万人以上,达到每个家庭有1-2名致富能手;9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标准,村卫生站覆盖率达到100%,规划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一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两所;每年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建成农村文化大院1840个、文化示范村960个;抓好地质灾害、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积极创建全国小农水示范市,力争十二五期间新解决10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万里森林走廊工程,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富裕的新巴中。

    据了解,秦巴山片区涉及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的17个市、80个县(市、区),集革命老区、大型水库库区、汶川地震灾区、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于一体,内部差异显著、致贫因素复杂、贫困人口众多,在全国11个片区中涉及的省份最多、国土面积最大、内部差异最大。

    《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把巴中市三县一区整体纳入《规划》范围,并与湖北省十堰市、陕西省汉中市一起,被规划为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提出巴中重点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业、旅游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建成重要的能源开发服务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这标志着巴中作为新时期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其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已提升到国家层面,必将掀开巴中新一轮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篇: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修缮竣工正式开园
    下一篇: 蒋巨峰看望我市出席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四川省巴中中学 主办单位:四川省巴中中学 中文域名:四川省巴中中学.公益 地址:巴中市巴州区八角楼街2号 电话:0827-5222086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色彩浏览 蜀ICP备16017479号-1

    后台管理登录